廉洁从教敬业爱生
——师德师风教育制度解读
主讲人 金丽花
教师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师风师德是校风的灵魂。为大力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专业能力素养。根据《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政治思想规范
1、热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的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
3、学习先进文化、引领先进文化、宣传先进文化,崇尚科学,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发展的错误倾向。
4、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学以立德、学以立身、学以立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修养。
5、教师有义务接受学校聘任班主任工作。
6、认真参加政治学习,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无故缺席,有事请假。不迟到早退,认真做好笔记。
7、严格遵守市教育局规定的“有偿家教六不准”要求和区教育局关于“师德建设工作的制度要求。
8、和同事团结和睦相处,不造事生非、背后乱议论;不相互攻击,恶语伤人。
9、在办公室及课堂内不做与教育无关的事,上班时间不玩电脑游戏,不炒股。
10、不向学生征订和推销任何商品,不组织任何以收费为目的的学生辅导及教辅用书。
二)业务工作规范
1、爱岗敬业,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育、教学和学生教育管理中。
2、勤于钻研业务,积极进取,一专多能,动手能力强,做“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模范。
3、有良好的学术素养,治学严谨、科学民主,勇于探索,追求创新,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具有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深入实践的精神。
4、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积极投入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大胆改进教学方法,注意总结经验和把握规律,并及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5、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不弄虚作假、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展示有效的成果。
6、严格遵守教学“六认真”和局教育局规定的“教学常规要求”。
三)教书育人规范
1、以人为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关心爱护学生,既严格要求,不偏袒学生错误,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耐心教育,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教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培养学生领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成人成才。
4、廉洁从教,不利用教师地位谋取个人利益,不以任何借口收取学生财物。
5、经常深入学生,定期家访、电访、主动热情地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6、任课教师严格考勤学生的课堂情况,对缺席或其他的违纪情况及时进行教育,确保管理规范、有效。
7、副班主任在班期间,也应对学生的政治思想、纪律状况和学生的安全负有全面的教育管理责任。
8、全体教职员工有责任在校内外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不得视而不见。
四)为人师表规范
1、以良好的教风和师德风范,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寓教育于教学各个环节。
2、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崇高的思想境界。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个人生活道德和行为规范,并以自己认真的敬业精神、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尚的道德行为等特有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的楷模。
3、仪态端庄,衣饰整洁得体,举止文明大方,以自己的优良道德品行和形象熏陶感染学生。
4、有较强的集体主义观念,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时刻注意维护集体利益和形象,维护集体声誉和他人名誉。热爱学校,关心学校的建设发展,为学校的事业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5、有较强的团队意识,能正确处理好与周围同事的关系,尊重同事,业务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工作上互相配合、团结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无锡花园实验小学师德承诺书》
四、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偏袒、讽刺、挖苦、歧视、辱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学习的权利。
五、教书育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绝不以各种名义向学生罚款和摊派钱物,绝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
孩子犯了错,到底该不该受到惩罚?
在殷商甲骨文中,“教”字的右边即是高高扬起的棍棒。作为象形文字的甲骨文,其“教”的内涵里面与生俱来就带有惩罚的成分,是教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可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惩罚,才最关键。
切勿混淆“教育惩罚”与“体罚”
体罚与变相体罚是会对孩子身体和心灵造成伤害,而巧妙的教育惩罚却有助于心灵的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教育惩罚出于对学生的关爱而注重教育性,能使学生从内心认识并改正过失,身心获得进一步发展。 《放牛班的春天》
触及心灵的惩罚,不仅不会打击孩子,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 。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 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 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 马修老师对于犯错孩子的惩罚,不按惯例关禁闭或罚苦役。他惩罚弄伤马桑大叔的盖贺克亲自去照顾他,直到病好为止,让小小年纪第一次目睹生命和伤痛的恢复;取消皮埃尔领唱资格,让他懂得“世界上没有人是不可以被代替的”。马修老师的“惩罚”非但没有激起孩子们的逆反和仇视,反而使他们渐渐明白了责任感,体验到了被尊重。
孩子犯错时,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宣泄是一种很自私的行为,只是家长或老师个人的需求,却忽略了孩子。极端情绪下的训斥和惩罚除了让孩子畏惧,很难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起不到任何教育的目的。面对犯错的孩子,只有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才能发现教育的契机。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孩子犯了错,到底该不该受到惩罚?
1. 孩子犯错,理应受到惩罚。
2. 理清“教育惩罚”和“体罚”的关系。
3. 触及心灵的惩罚,不仅不会打击孩子, 反而是他成长的好机会。
4. 不要在发怒的时候惩罚孩子,那只是个人情绪的宣泄。
5. 教育惩罚的目的是为了预防。
每位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都要自觉培养师风师德意识,确立师风师德观念,按师风师德规范严格自警自律。对于违反师风师德规范,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章处理。同时 “一票否决” 不得评聘优和先进表彰。
- 03-18
- 02-12
- 02-12
- 02-12
-
02-11
넷 立师德 正师风
- 04-25
- 12-25
- 12-20
- 10-18
- 09-29